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qū) 小記者 教育 醫(y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即時新聞

何以中國⑥丨在福建,“呷茶”可不是一句客套話

2025-04-20 23:21:37  來源:新福建

在福建,“呷茶”可不是一句客套話。無論是談生意還是午后閑聊,總會聽到一句“坐下呷杯茶”。畢竟,這片土地上誕生的烏龍茶、紅茶、白茶、茉莉花茶,可是承包了中國茶界的半壁江山。這片開掛般的葉子,究竟是怎么煉成的?

茶企工作人員正在晾曬白茶。王旺旺 攝

01
老天追著喂飯的“神仙配置”


福建人之所以好(hào)茶,是因為天時地利人和造就了福建好(hǎo)茶。

福建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區(qū),氣候溫和濕潤,全年雨量豐沛,光照充足,土壤以適合茶樹生長的酸性土壤為主。加之全省80%左右地形地貌為山地、丘陵,武夷山等高海拔地區(qū),天然形成“高山云霧出好茶”的氣候。

3月6日,武夷山燕子窠生態(tài)茶園櫻花盛開。黃杰敏 攝

空氣、水、土壤是茶葉生長的基礎,水質更是最靈動的筆觸。福建森林覆蓋率連續(xù)46年居全國首位,空氣質量、水質等生態(tài)指標領跑全國。這樣的“神仙配置”,為生產高品質茶葉提供了良好契機。

除了天時地利,福建好茶離不開生態(tài)化轉型。近年來,福建全力推進生態(tài)茶園建設,堅持生態(tài)優(yōu)先,創(chuàng)新種植模式,強化科學管理,實現茶樹種植與自然環(huán)境和諧共生、長遠發(fā)展。

廖紅教授(右2在武夷山燕子窠福蓮生態(tài)茶莊園介紹科學利用套種大豆、油菜花等作物提高茶葉產量、提升茶葉品質、減少茶樹病蟲害不使用農藥、化肥的做法。福建日報記者 林熙 攝

“夏種大豆,冬種油菜?!?/strong>這是福建農林大學教授、植物根系領域專家廖紅,經過深入調查研究,為燕子窠生態(tài)茶園定制的綠色種植方案。傳統(tǒng)耕種模式造成碳虧欠,用現在的生態(tài)管理模式1畝地1年能固碳1噸、減排30%,不僅茶產區(qū)的生態(tài)越來越好,產出來的茶葉質量更好。

據茶農回憶,廖紅當時挨家挨戶上門解釋:“老鄉(xiāng),種油菜和大豆就能解決土壤退化和蟲害問題,在保證產量的同時,還能提升茶葉品質?!?/strong>廖紅的話,讓茶農半信半疑,“這真能替代農藥,可以防蟲嗎?”“這么大教授,不收我們一分錢,手把手教我們種植,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跟她好好干?” 從觀望到嘗試到堅定,在如廖紅一般數百名政府派遣的科技特派員指導下,綠色種植理念在茶農心中發(fā)芽,千年茶園逐漸變了模樣。

 茶園工人正在用豆?jié){液態(tài)有機肥澆灌茶樹。圖源:臺海雜志

在福建,大豆延伸出的生態(tài)智慧不止于此。漳平市永福鎮(zhèn)里有一種獨特的施肥方式——讓茶樹“喝豆?jié){”,將鮮黃豆磨成豆?jié){,再加入生物益菌和紅糖發(fā)酵稀釋后,對茶樹根部澆灌。這樣種養(yǎng)起來的茶樹更健康,生產出來的茶葉質量、味道、香氣顯著提升。

在天時、地利、人和三重Buff的加持下,福建茶葉得以飄香世界。目前,福建擁有國家、省級審(認、鑒)定及登記的茶樹品種61個,茶樹良種覆蓋率達96%,成功培育出“金觀音”“金牡丹”“春閨”“瑞香”等34個國家級、省級高香型茶樹良種。


02

人與自然的雙向奔“富”


民間有句俗語,“在福建街邊,賣茶的可比賣米的多”。這種熱愛,催生出福建龐大的茶葉產業(yè)。

2021年3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期間強調,要統(tǒng)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yè)、茶科技這篇大文章,堅持綠色發(fā)展方向,強化品牌意識,優(yōu)化營銷流通環(huán)境,打牢鄉(xiāng)村振興的產業(yè)基礎。

如何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發(fā)展生態(tài)旅游產業(yè)是答案之一。福建瞄準“茶旅+”,鼓勵各地將農耕文化、傳統(tǒng)工藝、民俗禮儀、風土人情等融入茶文化。

武夷山國家公園內云霧繚繞,美不勝收。邱汝泉 攝

武夷山是萬里茶道起點,也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地、武夷山國家公園所在地。當地推動茶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吃有茶宴、住有茶宿、行有茶徑、游有茶園、購有茶禮、娛有茶戲”的新業(yè)態(tài)。2024年,武夷山共接待游客330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52億元。

漳平市永福鎮(zhèn)臺品櫻花茶園 魏培全 攝

在福建西南端的“高山花園”漳平市永福鎮(zhèn),積極探尋將茶與旅游、文化創(chuàng)意等相結合的模式,臺品櫻花茶園憑著片片櫻花,每年吸引游客80萬人次,極大推動了鄉(xiāng)村旅游發(fā)展,帶動地方經濟增長。

在茶旅融合持續(xù)深化的同時,新消費市場也為茶產業(yè)開辟了新賽道。近年來,新式茶飲產業(yè)加快發(fā)展,優(yōu)質茶基底原料需求旺盛,福建廣大茶區(qū)成為重要的新式茶飲原料基地。在全國新式茶飲市場,安溪茶葉原料生產供應量占全國總量五分之一,排名全國縣域第一。

福建本土新茶飲品牌“壺見”門店。圖源:茶道CN

圍繞“一片葉”,福建已形成覆蓋茶飲料、茶食品、茶器具、茶化工、茶機械、茶文旅等涉茶產業(yè)全鏈條發(fā)展,實現“靠山吃山”到“生態(tài)變現”2024年,福建省茶園面積達378萬畝,毛茶產量56萬噸,綜合產值超1600億元。

小茶葉撬動大產業(yè),綠葉子變成“金葉子”。一杯“福建茶”,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最芬芳的注腳。春光正好,來福建,呷杯茶。


編輯:吳明富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国产一级AⅤ在线高清,九九精品无码免费专区,日欧 片内射在线,亚洲成av人最新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