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訊(記者 魏亞慧 齊彥紅)每月農歷的初一、十五是“孫家寨餃子宴”舉辦的日子,這也是邢臺威縣孫家寨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付宏偉堅持了十五年的一件事。在他的帶領下,孫家寨村村民踐行并弘揚敬老愛親的傳統(tǒng)美德,讓孫家寨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孝道村”。
威縣孫家寨村餃子宴現(xiàn)場。
2010年,付宏偉因為照顧生病的父親,放棄了石家莊的工作和生活回到了村里。那時他發(fā)現(xiàn)村里的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留下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全村1370余人中,65歲以上且孩子不在身邊的老年人就有180多名。這些老人不僅需要照顧,而且心理上比較孤獨。
“我就想著我的父母有子女在身邊照顧,要是我做飯的時候多添一點水、多加一勺米,是不是也能讓更多的老人感受到一點溫暖?!庇谑牵?span style="font-size: inherit !important; line-height: inherit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adding: 0px !important; caret-color: red;">付宏偉開始給村里7戶孤寡老人送一日三餐,組織志愿者每月兩次給老人洗腳,給他們送去米、面、油、衣服等生活用品,后來又在每月農歷初一、十五請村里的老人們來村委會吃餃子。
村民劉延云說:“剛開始,村里人都覺得付宏偉是作秀,肯定堅持不了多久,哪知道人家堅持了這么多年。大家也從不理解到理解,再到支持這件事?!?/p>
付宏偉為老人端上熱乎的餃子。通訊員 張翼 攝
如今,每月農歷初一、十五的餃子宴,聲名遠播,十里八鄉(xiāng)的老人都會來現(xiàn)場,參與人數(shù)最多的時候達到了2000多人。臺上,歌曲、戲曲輪番上演;臺下,老人們圍坐在一起看節(jié)目、嘮家常、吃餃子。
目前,已經有來自全國各地的150多名義工參與餃子宴,而村民們有的爭當志愿者,加入包愛心餃子的隊伍;有的愛心捐贈,送來面粉、食用油等食材,對待老人也越來越孝順,形成了崇德向善、民風向上的好風氣。
為了共同致富和讓村里的孝道建設有經濟保障,付宏偉帶領鄉(xiāng)親們打造“孝道村”文化品牌,大力發(fā)展有機蔬菜種植,建成數(shù)字農業(yè)產業(yè)園,推出孝道小米等系列產品。他引導村民開辦農村淘寶,實行線上線下同步銷售,直接帶動群眾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很多愛心企業(yè)正是看中孫家寨這一“孝道”品牌,主動要求建立合作,村集體收入不斷增加,村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付宏偉到村里老人家中走訪。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齊彥紅 攝
孫家寨村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起了“空巢老人服務站”“老人免費洗澡堂”和“孝道村共享蔬菜園”,服務老人的設施更加完善了。村里定期舉辦“孝子之家”“慈母之家”等評選、孝道大講堂、暑期美德好少年夏令營等文化品牌活動,每年吸引2萬余人次參觀參與,村內群眾借此還發(fā)展起了民宿、農家樂、休閑采摘等副業(yè),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如今,不僅在威縣,鄰近的縣市區(qū),很多村莊都在效仿著孫家寨村的模式舉辦孝心宴。付宏偉也因此先后獲得感動河北年度人物、中央文明辦“中國好人”、全國道德模范等榮譽。他帶領的孫家寨村也被中央文明委評為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zhèn)”,并被評為3A級景區(qū)。
“接下來,我會繼續(xù)將孝老愛親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發(fā)揚光大,以家風帶村風,以村風帶社風,帶領村民共同致富,努力把孫家寨打造成為全國和美鄉(xiāng)村的示范村?!备逗陚O家寨村的未來充滿希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jù)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電話:0313-2051987。